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经济发展

经济运行稳进好 质效提升韧性足

我县2022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发布时间:2022-08-03 11:05:19 信息来源:沁水县人民政府

(本网讯)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严峻考验和持续增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县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奋勇争先,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超常举措推动中央、省、市、县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有效地助推了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增长区间,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延续,为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5.6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全省水平(5.2%)2.0个百分点,与全市水平(7.2%)持平,排全市第5位,两年平均增长9.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增速低于全省水平(11.0%)0.9个百分点,低于全市水平(12.6%)2.5个百分点,排全市第5位,两年平均增长12.5%。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0亿元,增长10.7%,增速高于全省水平(5.4%)5.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水平(10.4%)0.3个百分点,排全市第4位,两年平均增长12.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5亿元,增长0.9%,增速高于全省水平(-1.4%)2.3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水平(-1.7%)2.6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位,两年平均增长15.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6亿元,增长110.4%,增速高于全省水平(28.6%)81.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水平(82.2%)28.2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位,两年平均增长63.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7083元,增长6.0%,增速高于全省水平(5.4%)0.6个百分点,与全市水平(6.0%)持平,排全市第3位,两年平均增长7.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803元,增长7.1%,增速高于全省水平(6.1%)1.0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水平(6.5%)0.6个百分点,排全市第1位,两年平均增长12.0%。

二、经济运行呈现出的特点

(一)“稳”的格局持续加强

上半年,特别是进入第二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影响,全县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随着国家、省、市及我县关于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细化落实,经济运行呈现出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1.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5.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9.8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4亿元,增长6.0%。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1.9:79.6:18.5,从对经济的拉动力来看,一产上拉全县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二产上拉全县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三产上拉全县经济增长1.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协同拉动,为全县经济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2.农业生产再获丰收。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4.4%。一是夏粮喜获丰收。全县夏粮播种面积19640.5亩,比上年增长1.98%。再加上入春至夏收时节,全县气候、土壤条件总体良好,各乡镇因地制宜、因苗施策,狠抓小麦生产关键节点,落实落细各项田间管理措施,确保夏粮实现了丰产增收。二是蔬菜、水果保持增长。全县蔬菜(含食用菌)产量10282.6吨,增长3.5%;水果产量738.2吨,增长1.1%。

3.工业发展增势较好。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一是采矿业拉动作用明显。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高于规上工业增速2.4个百分点,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8.4%,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0个百分点。二是煤炭行业支撑有力。全县煤炭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01.8%。三是能源工业表现强劲。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99.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0.6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04.9%,是拉动规上工业增速加快的主要力量。其中:煤炭工业同比增长13.9%,占比为79.0%;煤层气工业增长8.3%,占比为19.9%。

4.投资增长保持稳定。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一是大项目投资带动明显。上半年,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简称大项目)57个,较去年同期(48个)增加9个,完成投资32.7亿元,同比增长18.3%,高于全部投资7.6个百分点,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86.0%,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37.4%,拉动全县投资增长14.7个百分点。二是工业投资质量优化。上半年,全县工业投资完成28.9亿元,增长25.2%,高于全县投资增速14.5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6亿元,增长0.3%,高于去年同期38.7个百分点。三是制造业投资提质增效。上半年,全县制造业项目13个,完成投资1.5亿元,增长3.0%,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2%。四是产业投资持续加大。上半年,全县产业投资完成30.6亿元,增长22.2%,占比80.4%,较去年同期(72.9%)提高7.5个百分点,对全县投资的贡献率为151.0%。五是房地产投资不断向好。上半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1亿元,增长2.9%,较一季度(-79.6%)提高82.5个百分点,呈现大幅攀升态势。

5.消费市场持续恢复。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5亿元,增长0.9%。一是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8亿元,增长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亿元,增长0.5%。二是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6亿元,增长0.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4亿元,增长1.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2亿元,增长0.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3亿元,增长0.2%。三是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13.0亿元,增长1.0%;餐饮零售额2.5亿元,增长0.3%。四是分消费规模看。全县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3亿元,增长26.3%。其中,受市县两级发放消费券的影响,6月份当月完成零售额0.7亿元,增长42.6%。在限上单位商品消费类别中,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其中,通讯器材类增长146.8%,汽车类增长105.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86.1%,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78.3%。

(二)“进”的动能持续增强。

1.能源生产保障有力。全县不断加大生产力度,实现了煤、气等持续安全稳定供应。上半年,全县规上原煤产量2041.1万吨,增长6.4%;煤层气产量24.9亿立方米,增长6.7%;洗煤产量1155.5万吨,增长7.9%;液化天然气产量34.2万吨,增长3.3%。同时,相关支撑要素较快增长,全社会用电量16.1亿千瓦时,增长8.8%。

2.新的动能不断孕育。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65.5亿元,增长43.4%,增加值增长6.7%。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增长6.8%。

3.企业运行质量提高。一是经营效益不断向好。减费降税效应不断释放,为企业发展添能助力。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92.8亿元,增长123.0%;实现营业收入333.0亿元,增长62.9%,营业收入利润率为27.9%,同比提高7.5个百分点。二是成本费用有所下降。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60.4元,同比减少5.5元,下降8.3%。

4.市场主体平稳增长。据县行政审批部门统计,截至6月底,全县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0376户,增长27.7%;其中,分别新登记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05户、3731户和77户,分别增长11.9%、37.2%和8.9%。

(三)“好”的态势持续走强。

1.财政收支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6亿元,增长110.4%。其中,占比71.5%的税收收入增长122.5%。从税收增收项目看,主体税种增长较快,企业所得税增长228.3%,资源税增长97.7%,国内增值税增长77.0%,个人所得税增长49.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2亿元,增长23.8%。

2.金融保障有效发挥。6月末,全县金融运行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较年初实现了“双增长”。各项存款余额202.33亿元,较年初增长21.45%,增加35.74亿元,同比增长22.37%,同比多增16.6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6.51亿元,较年初增长25.65%,增加15.62亿元,同比增长47.85%,同比多增8.89亿元。

3.民生投入不断改善。全县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积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民生保障更加坚实。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与民生领域相关的支出(13项)18.4亿元,增长34.2%,占全部预算支出的86.8%。

4.居民增收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838元,增长6.5%,增速排名全市第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0%,低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速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1.94,比上年同期减少0.02,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5.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917人,占市定目标3600人的81.0%;转移农村劳动力4496人,占市定目标4100人110.0%;城镇登记失业率2.6%,控制在4.5%的目标以内。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县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上涨,是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基数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基数效应逐步减弱,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虽然我县经济恢复向好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但指标大幅上涨下的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稳定发展下实体经济困难仍需高度关注。

(一)工业生产形势严峻,缺乏要素支撑。一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高。二季度,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结果显示,34家规上工业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主要集中在原材料成本和用工成本,有70.6%的企业选择原材料成本,58.8%的企业选择用工成本;企业用工面临的主要困难集中在员工流失率较高,有32.4%的企业选择员工流失率较高。二是制造业企业运行乏力。上半年,制造业企业中,仅2家设备修理企业为正增长,4家新入库企业因同期数较低原因为正增长,但占比仅有0.1%,其他制造业企业上半年持续负增长,顺世达铸业未完成技改,处于停产状态;沁泽焦化下游企业关停较多,销售困难,积压严重。三是新入库企业质量较低。上半年,我县新增入库企业(2021年不在库2022年在库企业)11户,占规上企业户数比重为14.3%。其中,小型企业10户,微型企业1户。新入库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5.4%,占比0.3%,下拉规上工业0.02个百分点,对全县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0.2%。新入库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11户入库企业中就有6户为负增长,生产经营不够稳定。

(二)有效投资动力不足,增长后劲堪忧。一是第一产业投资动力不足。上半年,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2亿元,下降30.5%,较去年同期回落51.7个百分点,占比为3.1%,下拉全县投资1.5个百分点。其中,林业完成投资0.08亿元,增长76.2%;农业完成投资0.5亿元,下降5.1%;畜牧业完成投资0.6亿元,下降46.0%;渔业完成投资0.02亿元,下降78.1% 。二是开发区投资低位运行。目前,我县开发区投资相对薄弱。上半年,开发区投资完成11.1亿元,下降3.9%,增速低于全县投资增速14.6个百分点,占比为29.3%。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0.9亿元,增长0.8%,占比为37.6%。转型项目投资完成8.7亿元,下降7.9%,增速低于全县转型项目投资增速50.3个百分点,占比为42.2%。

(三)市场主体相对薄弱,抗压能力不强。一是住宿餐饮零售额下降明显。受疫情影响,接触型、聚集型特征明显的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下降明显。上半年,全县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下降2.8%,下降幅度大于限额以上零售总额(26.3%)29.1个百分点。二是限上批发、零售企业类别单一。限上批发企业共计21家,煤炭煤层气企业占18家,比重为85.7%,建材、粮食、酒类批发各仅有1家;限上零售企业共29家,经营超市的占10家,比重为34.5%,汽车零售企业仅1家。企业类别的单一、抗压能力的不强,导致一家企业的增减,便使得限上零售数据难以体现全社会的发展趋势。三是疫情对消费市场影响较大。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消费产能供给不足,百货、汽车等多个行业减产明显,部分消费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消费信心不足,当前疫情仍未完全结束,部分百姓存在心理恐慌,普遍偏向于储蓄避险。

四、几点建议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坚持底线思维,坚定信心,多措并举,精准施策,持续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当前经济运行企稳向好的基础,促进内外需求,强化入规入统,“提速三季度、冲刺下半年”,加快推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促增量保存量,抓实“四上”企业培育力度。“四上”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吸纳劳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载体,要实现全县高质量发展在省市的争先进位,必须下大力气持续不松劲的抓实“四上”企业培育工作。一是各职能部门要明晰专职分管领导、明确专人负责,及时按年度下达的目标计划按序时进度完成入规入库目标任务。二是建立用好“四上”企业培育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发改、工信等行政主管部门的作用,抓紧抓实全县“四上”企业培育,夯实全县经济发展后劲。三是加强对新入规入库企业的奖励。要完善并用好对企业入规入库的奖励办法政策,以促进企业入规入库的积极性。

(二)稳投资补短板,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投资在补短板、调结构、强弱项上的导向作用,切实增加有效投资。一是要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围绕我县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区块,开展精准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在推进项目建设中“抢时间、保进度”,切实加大对投资项目的支撑和服务力度。二是要强化新开工项目入库。紧盯跟踪全县年度推进重点项目,全面掌握年度省市县三级联动已开工但未入统的重点项目,跟踪好项目实施,全面掌握工程进度,实现项目应统尽统。三是要加大重大项目投资储备力度。尽早谋划储备一批发展前途好、质量效益优、拉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实完善到重大项目建设项目库中,为全县投资持续稳步增长提供后续动力。

(三)稳市场保主体,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以“稳市场主体”为重点,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一是要继续推动省、市、县帮扶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措施,为市场主体发展解难纾困、添砖加瓦。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推进产需衔接、银企对接,为促进经济发展积蓄更多力量。二是要纵深推进“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聚焦三类市场主体,量化目标任务,细化责任举措,清单管理、挂图作战;围绕金融、财税、用地、环保、科技创新、政务服务等方面,深入落实78条要素保障措施;要采取行之有效手段(比如积极利用财政资金等),推动全县市场主体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真正达到壮大市场主体的目标。三是要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疏通补强产业链条。要加大科研投入,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增强抵抗风险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强监测保运行,切实稳住经济发展基本面。一是要坚持围绕全县既定目标任务,加强对经济指标的短板、弱项分析研判,积极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推动经济发展,牢牢掌握经济工作主动权。二是要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围绕省、市高质量发展考评项目指标,强化大局观念,加强与各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作,建立资源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机制,加大对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研判和调度。

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稳经济政策成效明显,全县经济克服超预期因素不利影响,继续延续了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新冠疫情影响仍然存在,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下半年,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加快实施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促进产业发展,扩大有效投资,提振消费需求,激发动力活力,持续改善民生,为稳住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作出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供稿  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