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乡镇动态

清泉润心田,十里焕新颜

发布时间:2025-08-15 09:30:48 信息来源:沁水县人民政府


走进十里村,洁净的巷道、清亮的自来水、整洁的院落……一幅宜居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如今,这个小村庄围绕民生工程下足“绣花功夫”,从解决喝水难题到改善如厕环境,从关爱老人生活到整治村容村貌,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让600余名村民的幸福感实实在在地“升级”。

拧开龙头见清澈,30年老管网焕新生

“以前水管老漏水,放出来的水带着泥沙,做饭都得先沉淀半天。”提起过去的饮水问题,村里的老人们感慨万千。使用了30年的老管网老化破损,跑冒滴漏成了常态,用水成了600多村民的“烦心事”。

如今,管网改造被列为村里的头号民生工程。施工队挨家挨户铺设新管道,从规划到完工全程倾听民意、回应需求。如今,村民们只需轻轻拧开龙头,清澈的自来水便哗哗流出,“放心水”不仅流进了家家户户,更流进了村民们的心坎里。

厕所“小革命”,改出大舒心

“以前夏天厕所味儿大,苍蝇蚊子嗡嗡叫,现在这新厕所干净又通风,住着别提多舒坦了!”村民李大姐指着自家新改造的通风式厕所,笑得合不拢嘴。村里扎实推进厕所改造,135户村民用上了新式厕所。告别传统旱厕,改良后的厕所加装了通风装置,有效减少了异味,避免了蚊蝇滋生。百余户家庭的生活环境悄然改善,全村的卫生条件也随之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日间照料中心,成了老人的“快乐老家”

每天清晨,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便热闹起来:老人们或围坐对弈,或在阅览室读书看报。到了饭点,热气腾腾的饭菜准时端上餐桌。这个常年开放的“暖心空间”,已然成为村里老人们的第二个家。“孩子在外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在这里能吃饭、能聊天,一点不孤单。”78岁的王大爷道出了许多老人的心声。日间照料中心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吃饭难题,更搭建了一个温暖的交流平台,让独居、空巢老人真切感受到了家的关怀。

垃圾“归位”街巷净,村庄颜值节节高

过去,村里的垃圾点散乱分布,遇上刮风下雨,纸屑、塑料袋四处飘散。如今,村里对这些“顽疾”进行了彻底整治:清理积存垃圾、硬化垃圾池、增配分类垃圾桶,还安排了专人定期清运。

如今漫步村中,巷道干净整洁,垃圾桶摆放有序,“垃圾不落地”成了村民自觉养成的好习惯。“村里变美了,咱住着也更有精神!”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容,村民们的喜悦溢于言表。

来年有盼头:路更畅、水更足,好日子在后头

眼下完成的工程暖了人心,十里村未来的民生规划更令人期待。村里计划为十里、大坪沟、短沟、后沟4个自然庄的泥土路“穿新衣”,实现人行巷道全部硬化。“以后下雨天不用踩泥坑,孩子上学、老人出门都方便!”村民们对这项工程充满期待。

针对水源不足的问题,村里还计划在十里自然庄打一口新井。“井打好了,300多人的生活用水就有保障了,咱村发展也更有底气。”村支书的话语中透着满满的信心。

从饮水安全到生活细节,从当下改善到长远规划,十里村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将“生活品质提升”从蓝图变成了村民手中真切的幸福。这个小村庄的故事,正书写着乡村振兴最温暖的注脚。(供稿  王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