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十里乡紧紧围绕“两品六业五共建”工作思路,坚持“按图索骥”、靶向引才,以人才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活水。
一、拓宽渠道“引才”,汇聚八方活水
着力打好“乡情牌”,以十里乡驻晋城流动党支部为桥梁,精准建立本土人才库。紧抓春节、中秋等关键节点,精心举办乡情座谈会5场,覆盖130余人,宣讲家乡发展新貌,介绍回乡创业可享受的场地租赁补贴及“一站式”暖心服务,以浓浓乡情和实在政策唤游子归巢,共建美好家乡。坚持以项目聚才,成功引进十里皇翘、霖丰等优秀企业,同步引入企业高水平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18名。 通过顾问指导、技术咨询等方式,邀请山西农大专家多次实地调研,结合土壤地力条件推广“玉米宽窄行”种植技术,逐村制定科学种植方案,配套保墒追肥措施。
二、多措并举“育才”,厚植成长沃土
着力构建“育用结合”的本土人才培养链,聚焦到村工作大学生、专职村干和“两委”后备力量三支队伍。实施“青蓝相继”计划,为到村工作大学生配备12名经验丰富的导师,通过“每月座谈”答疑解惑、“每周例会”开设“青言青语微课堂”,助力青年干部快速提升实务能力。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安排他们参与矛盾调解、项目协调等工作,在乡村振兴一线压担子、搭台子,使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骨干力量。
三、激发活力“用才”,释放人才效能
充分发挥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聚力做强连翘产业。全乡现有连翘资源12万亩,年产值约5000万元。通过多村联建,累计投资284万元新建3个加工厂,构建以河北村为中心、5个加工厂为辐射的连翘购销加工体系。创新“企业+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模式,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中间环节,显著提升集体与农户经营收入。同步做优玉米产业,推广“玉米宽窄行”密植技术,将种植密度提升至6500-8000株/亩,完成1800亩试验田全程机械化种植,预计亩均增收200元。(供稿 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