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乡镇动态

张村乡:“小评议”撬动“大文明”

发布时间:2025-09-15 15:10:32 信息来源:沁水县人民政府

一场场发生在村民身边的道德评议会,正悄然改变着这个乡村的面貌,让陈规陋习失去市场,让文明新风吹进心田。

近年来,在沁水县张村乡各个村庄,道德评议会成为乡村治理的新平台。由村干部、小组长和群众代表组成的评议团,定期聚集在一起,热议身边文明与不文明现象,评选出在环境卫生整治、乡村文明建设和村集体公益活动方面的模范人物。

这个看似简单的评议会,正成为张村乡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的有效抓手。

道德评议,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面对乡村振兴进程中出现的乡风文明建设难题,张村乡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方式。以道德评议会为抓手,积极破解陈规陋习。

评议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将村里不和谐的事情拿到桌面上,“让群众一起来说,乡贤一起来论”。这种开放式的讨论,弘扬了家庭美德,树立了文明乡风,也为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张村乡通过这种柔性手段参与基层工作,有效化解了关系村民日常生活的揪心事、烦心事,让道德评议会成为基层治理新力量。

典型引领,弘扬向善向上力量

道德评议会注重发现和选树身边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张村乡广泛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好婆婆、好儿媳”“最美家庭”等好人好事评选活动有效激发和调动了全村村民积极参与村内各项工作的热情。这些身边的榜样让村民看得见、学得了,推动了村风民风的转变。

一位村民表示:“我们小组墙上张贴了几年来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每次路过我都会停下来看一遍他们的事迹,深受教育。”

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尚

道德评议会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相关工作,组织群众学习各级道德模范事迹,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不大摆宴席、不盲目攀比。

张村乡还将移风易俗的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全乡7个村庄将“抵制高价彩礼、薄养厚葬、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理念融入村规民约中,引导村民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红白理事会的工作制度明确了“红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的原则,并实行红白喜事报告备案制。这些措施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之风。

文化浸润,营造浓厚文明氛围

张村乡注重通过文化活动培育文明乡风。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干、技术专家等为村民宣讲移风易俗的事迹。

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被充分利用。张村乡创作具有本地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通过广场舞、秧歌、自乐班等群众文化活动,弘扬文化、展现文明。

高标准建设的文明实践广场,集儿童游乐场、演艺戏台、文化广场等设施于一体,为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提供了良好场地。

成效显著,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

道德评议会的持续开展,让文明实践活动在张村乡生根发芽。村民风貌焕然一新,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严格的评选考核监督机制,张村乡确保了移风易俗工作的推行效果。如有垃圾不分类、违章建筑、违法犯罪、恶意上访等情况,采取一票否决。

村民参与度不断提高,从以往乡村治理的“看客”变成了“主人翁”,推动乡风文明蔚然成风。道德评议会这一传统形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张村乡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