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乡镇动态

郑庄镇以“六统一、六提质”建设为契机,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10-22 16:09:21 信息来源:沁水县人民政府

自“六统一、六提质”工程开展以来,郑庄镇高度重视,奋力而为,依托郑庄实际,走出一条造福群众的新路子。

河头村:关注民生造福群众

河头村以“六统一、六提质”工程与“千万工程”建设为契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升级版,全力推进五大工程,做到了“五心”。

一是集中供暖工程。聚焦郑庄煤矿瓦斯资源,企地合作,提前谋划瓦斯发电余热供暖工程,铺设总长6500米的入户热力管道,取代高成本壁挂炉取暖。同时分片区实施居民住房外墙保温改造,降低村民取暖成本。做到了让群众生产生活“开心”。

二是四线入地工程。根治空中“蜘蛛网”乱象,将电线、通信线等统一整理,能规范的规范,该入地的入地,彻底解决乱扯乱接问题。不仅美化了生活环境,而且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安全隐患。做到了让群众生产生活“放心”。

三是道路升级工程。彻底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时代,针对街巷道路破损和土路未硬化等问题,在完成地下管网基础上,铺设柏油路面4.8万平方米。做到了群众生产生活“舒心”。

四是绿地提升工程。新建绿地微公园多处,满足群众日常需求。并将全村原有的绿化带、花池、枯枝进行整治、补栽、更新,使得村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做到了群众生产生活“顺心”。

五是服务提质工程。集中打造公共服务片区,聚焦“一老一小”问题,建成“邻里中心”工程项目,为所有村民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学习交流、健康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包含共享食堂、洗浴中心、洗衣房、理发店、图书阅览室、理论宣讲室、文化活动室、健身活动室、儿童成长乐园、和事室、卫生间等,满足不同群体的兴趣爱好和生活需求,这里不仅是舒适的休息之地,更是幸福的驿站,为百姓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增强了全村的凝聚力和活力,推动乡村振兴向纵向深迈步。做到了群众生产生活“暖心”。

石室村:环境整治便利于民

石室村结合“六统一、六提质”工程,编制并实施了“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六统一、六提质”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引。

人居环境: 全村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垃圾车定点定时收运;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改造,接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纳管率达到100%;已完成农村卫生户厕改造86户,普及率达83%。村庄及周边无垃圾乱堆乱放问题,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公共服务设施: 自来水普及率100%,硬化道路通村到户。电力和通讯网络稳定可靠,广播、电视、电话和家庭宽带信号覆盖全域。127户村民已接入管道燃气,照明主要采用环保的太阳能路灯,冬季取暖则以清洁的壁挂炉为主。

公共服务: 村内建有标准化卫生室,能够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100%。适龄儿童虽未在村内建设幼儿园,但均能随父母在镇区或县城就近入学,无留守儿童现象,教育得到保障。

郎壁村:革命老区焕发新生

郎壁村结合“六统一、六提质”工程,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打造文旅康养新地标,同时带动苹果、蒲公英等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

红色文旅:郎壁村曾是太岳区党委军区驻地,凭借深厚红色文化底蕴,投资修缮陈赓司令驻地、整风学校等革命遗址,新建“太岳党委军区旧址纪念馆”“太岳党委军区旧址纪念碑” 以及“人民英雄”雕像等。还原革命场景,开发红色研学课程,吸引大批团队参观学习,已累计接待80多个研学参观团队、6000余人次。

 生态休闲:利用水域岸线与森林资源,打造休闲景观带,配套露营地、休闲步道、观景台、游船等设施,满足游客休闲度假需求,形成滨水露营休憩度假区,让游客享受亲近自然的惬意时光。

特色农业:苹果种植是传统产业,共有180余户参与,种植面积达1300余亩,年产量300万多斤。果农年收入3 万元- 8万元不等,同时构建 “村集体+合作社+农户” 模式,助力产业发展;此外,村里种植80亩蒲公英,并投资200万元成立蒲公英茶叶厂,建成标准化生产线,月产量达1000斤,实现深加工增值。(供稿 郑庄镇 田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