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2017年专题>推进“放管服效”改革 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

严标准 强规范 评星级 优服务 深入推进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2-05-27 17:21:45 信息来源:沁水县人民政府

优化政务服务是营商环境改革的重要方面。沁水县以打造“一县一品牌”工作为契机,不断加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政务能力建设,推进“政务服务星级评定”“就近办”“门边办”以及“一门”“一窗”“一网”等一系列改革落地见效,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一是夯实工作基础,做到基层服务“有阵地”。2020年3月,沁水县全面开始开展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下发了《沁水县推进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沁政办发[2020]30号),专门成立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全面负责创建工作,同时,按照省市要求,制定了“五有”(有场地、有事项、有人员、有设备、有效果)基础性建设标准。2021年6月,沁水县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乡(镇)、村(社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乡(镇)、村(社区)扎实推进我县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目前,12个乡镇基础建设已基本完成。

二是推进事项下放,让基层服务“有内容”。按照“试点先行”“先易后难”的原则,沁水县先后梳理个体工商户登记等5个审批事项委托下放,2020年下放4个审批事项,在嘉峰镇、端氏镇完成试点,2021年扩展至郑庄镇、中村镇、张村乡、固县乡4个乡镇办理。2022年为助推市场主体倍增,在原有事项的基础上,又将农村合作社下放,同步将下放范围扩展到12个乡镇,实现了事项下放乡镇全覆盖。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让基层服务“有速度”。全面推进乡镇“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率先在嘉峰镇、郑村镇两乡镇开展试点,下发《关于开展“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沁政办函﹝2021﹞14号)。10月在设施建设、事项梳理、人员配备、流程再造准备到位的基础上,启用“审批服务专用章”。2022年将在全县推广,实现全覆盖。

四是建立联动帮代办机制,让基层服务“有温度”。2021年6月,出台《沁水县政务服务大厅导办帮办代办服务制度》(沁审管字﹝2021﹞19号)。8月,在政务服务大厅正式成立帮办代办服务专区,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和服务细则,在政府网公布两批帮办代办事项清单255项,免费为群众提供咨询(预约)、帮办、代办服务。在征求乡镇意见的基础上,下发《沁水县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工作实施办法》(沁营商办﹝2021﹞8号),全面构建“横向协作、纵向联动、全程帮代办”的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新格局。目前,乡(镇)、村(社区)帮办代办人员共311人。

五是推进三级星评定,让基层服务“有质量”。为进一步规范各级服务大厅的场所建设,提升基层窗口工作人员的素养和为民服务能力,强化便民服务事项的无差别办理,构建运行高效、行为规范、联动通畅、服务一体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切实将县政务服务大厅、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建设成服务群众的纽带、促进发展的平台、转变作风的窗口,今年以来我们着手谋划三级政务服务五星创建工作,三级政务服务星级评定已被市政府选为营商环境“一县一精品”项目,同时被列为市考核县差异化考核内容。目前,星级评定实施方案已下发并开始实施。

2020年以来,沁水县行政审批局服务效率不断提升,下一步将逐步完善星级评定工作,并将做法延伸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让沁水县政务服务自上而下标准化,让更多群众从心底认可“在沁水,事儿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