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公安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3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公安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我县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和“八五”普法工作要求,以建设法治公安为目标,紧紧围绕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的安排部署和全面推进法治沁水建设的各项要求,大力推进法治警务建设,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理社会的能力水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沁水、法治沁水,为我县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一、强化组织领导,认真履行法治建设职责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严格落实《沁水县公安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着力在深化、实化、转化上下功夫,切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转化为法治建设工作实效。
(二)认真履行法治建设职责。研究制定《沁水县公安局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和《沁水县公安局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清单》,结合工作实际,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年规划和全局绩效考核体系,对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工,定期召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按照“四个亲自”,定期调度和推进执法工作,实时掌握全局整体法治工作情况,推动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常态化运行。
(三)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坚持把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坚定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全面实施。通过开展领导干部述法、开展宪法知识学习培训、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等活动。通过日常普法宣传及重要节点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推动宪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
(四)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按照“人手一台”标准,为民警配备4G执法记录仪,接警窗口、办案区、涉案财物管理区、案卷管理区等办案场所实行视频监控全覆盖、无死角,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全面实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法律风险评估机制,聘请专业律师机构对重大行政合同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保证执法决策和制度的合法性、科学性。
(五)推进出庭应诉和旁听庭审工作。规范公安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和旁听庭审工作,组织公安机关负责人和民警参加现场旁听庭审6次,将公安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和旁听庭审情况纳入年度执法质量考核范围,切实增强民警的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和诉讼意识。
二、强化法治保障,全力履行法治公安职责
(一)打击与防范同步推进,社会稳定局面持续巩固。紧紧围绕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违法犯罪问题,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全年部署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63个,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00余人,坚持“命案必破”,保证现行命案即发即破,八类严重刑事案件全部告破,连续22年保持现行命案全破记录。严打“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民生领域犯罪,“盗抢骗”破案率达100%,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119.23%,电诈案件百名民警抓获人数排名全市第一,电诈资金预警见面劝阻工作排名全省第一。打掉我县首起赌博为业案、民营企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成功破获省督“4.1”非法倒卖USDT跑分帮信案、部督“8.25”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和陆世平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等一批大要案件。打击破案成效两次被省公安厅通报表扬,荣获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涉野生动物犯罪专项行动成绩突出集体。
(二)“打防管治建”五位一体,平安沁水建设提档升级。纵深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以端氏中心派出所“智慧枫桥”示范引领,将“单元防控、要素管控”向乡镇、村级延伸,开展“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大会战,全县共整合接入视频监控13235路,建成智能安防小区52个、智慧街区3个、智慧内保165家,全县重点单位、要害场所部位和192个村(社区)主要出入口视频监控全覆盖,为防范打击提供了科技支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建立社区警务“三图”作战“四防”工作和“一村一警”8555机制,持续在压警情、控发案、除隐患上发力,有效推动警务工作向事前预防转型。全县三类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2.12%,未发生有影响的刑事、治安案事件,刑事零发案天数达203天。龙港所“平安联盟”群防群治品牌在全省推广,嘉峰所“赵树理调解”工作法荣获全国“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三)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公共安全防线全面夯实。深入开展系列枪爆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侦办涉枪、涉爆刑事案件3起,持续巩固了枪爆等危险物品不流失、不打响、不炸响整治成效。深化道路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工作,部督3处、省督2处、县级挂牌22处隐患路段全部整改完成,常态化开展突出交通违法整治行动,查处饮酒464起,醉酒50起、其他各类交通违法20498起,年内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零发生。扎实开展“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监督检查,高压整治“三合一”场所,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
(四)“巡审督管”一体联动,法治公安迈出重大步伐。开展执法办案场所提质增效,新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主体建设顺利完工,对城东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功能拓展提升,一站式办案链条不断延伸。深化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健全完善“三级六岗”闭环式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常态化递进式推进执法顽瘴痼疾整治,围绕接处警、调查取证、办案场所使用、涉案财物管理等重点环节,制发执法流程提醒、执法问题提示、执法风险预警,实现对每一起案件从接警至结案全流程、全要素、智能化闭环监督管理。扎实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建立公安信访“一坚持六规范”机制,部省交办信访事项100%化解,全年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1.4%。全年行政复议零更改、行政诉讼零败诉、国家赔偿零发生、执法安全零事故,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五)“放管服”一体优化,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推出公安政务服务“七办承诺”,恢复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全国通办”,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全面实施,5项户口迁移业务和开具户籍类证明实现“跨省通办”,46项公安交管业务网上办,25项交管业务下放至派出所“一门通办”,在全市率先开通居民身份证办理二维码缴费功能,公安服务管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精准施策为企业和重点工程保驾护航,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四大工程十项举措”,建立局领导包企联系、业务大队帮扶指导、派出所具体联络的三级责任链条,对20家企业和重点项目落实“一企(工程)一警制”,侦破破坏营商环境强迫交易等涉企刑事案件3起,查处涉企治安案件32起。
三、强化普法宣传,积极落实普法责任制
(一)强化普法宣传。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围绕“110”人民警察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产权宣传周、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国际禁毒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宣传周、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周、交通宣传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做好专项法治宣传,通过摆放展板、悬挂横幅、发放资料、解答咨询、警务公开、管理服务、制作专题片等方式重点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今年以来共进行法律宣传27次,有效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二)深入推进普法平台智能化。实施“互联网+法治宣传”,依托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引导,在“沁水公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上定期发布“防骗攻略”“防骗提醒”海报、积极转发上级公安机关防诈骗宣传材料、通报近期辖区诈骗、盗窃等案件发案情况等形式进行线上普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经过复盘,我局在法治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运用法律思维推动工作的惯性和敏感性不足,群众工作能力、防控风险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五、2024年工作计划
我局将严格按照法治建设的总体工作安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成效。
(一)深化专题培训,严格依法履职。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发挥第一责任人作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定期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加强法治理论学习,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理念。
(二)突出打击重点,提升社会安全感。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打促安,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跨境犯罪等新型犯罪打击治理力度,依法严厉打击涉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非法集资、“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更快破大案、更多破小案、更准办好案、更好控发案,确保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三)健全执法制度,创优发展环境。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三级六岗”全流程执法监督体系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实现接处警和办案全过程、全要素监督,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整治逐利执法、选择性执法、粗暴执法等突出问题,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畅通涉企问题举报投诉渠道,营造公安政务服务新环境。
2024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