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文化和旅游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今年来,沁水县文化和旅游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党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较好完成全年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一)深入推进文旅融合,进一步优化职能
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结合部门权责清单,进一步理顺部门机制,提高行政效能,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深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设,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增强执法力量。
(二)及时完善权责清单
根据国务院、省级部门权责清单编制情况,及时组织调整完善文化和旅游部门权责清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工作的安排部署,编制本部门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全面推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
二、加大改革力度,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开展优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及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不符合改革发展和形势变化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打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便民惠民、优质高效、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强化公平竞争审查
按照“谁制定、谁审查”“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落实审查责任,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进行全口径审查。对清理出的存在排除、限制竞争情形的政策措施及时按程序予以废止或者修改。
三、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严格行政执法
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提高“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效用。完善“两法衔接”机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二)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和程序
完善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决策跟踪评价、责任追究等程序行为,强化对行政决策程序的刚性约束。
(三)全面实行行政机关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
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必须经领导班子会议讨论,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并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档案管理制度。
(四)健全法律顾问工作机制
进一步完善政府法律顾问日常管理,推进法律顾问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保证服务质量。
四、共建共治共享,推进文旅系统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加强应急处置培训
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将应急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知识列入应急培训内容,每年定期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增强应急处置法治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开展专栏、专题、访谈等公益宣传,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服从依法作出的应急管理措施。
(二)依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依法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监管和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突发事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处置程序和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和危机沟通,做好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三)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规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提出、确定、调整、公布、备案等环节,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征求意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公众参与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后评估机制,提升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五、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培训,提升法治素养
(一)加强法治教育培训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干部教育总体规划。通过举办专题研讨、专题辅导和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切实加深干部职工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消化和理解,加深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内涵、法治要义的把握和落实。严格落实局党组年度集体学法不少于2次、开展专题法治讲座不少于1次、研究普法工作不少于1次,局办公会集体学法不少于4次,公职人员年度学法不少于40小时,行政执法人员学法不少于15天。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轮训,定期组织法治讲座、以案释法、旁听庭审等培训活动。扎实做好“八五”普法宣传和教育。
(二)广泛开展社会宣传
充分发挥广电优势,统筹运用传统和新兴媒体,持续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以及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汇编文化、文物、出版、广电、电影、旅游“六大领域”法律法规,组织开展法治宣传进景区、星级饭店、文博场馆等活动。结合国家宪法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加强相关法律宣传。
(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系统在法治文艺繁荣中的主力军作用,创作和推出一批优秀法治文艺作品。推动开展法治故事宣讲、法治文艺汇演、法治书画展览、法治图书阅读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品牌化的法治文化服务项目。
六、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普法方式有待创新
目前,普法方式多采取知识竞赛、以会代训等方式进行,普法内容比较空洞乏味,形式缺乏趣味性和新颖性,难以调动干部职工的学法积极性。
(二)干部法治意识有待加强
部分干部对法治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法治建设是“高大上”的工作,只重“大法”,忽视甚至无视“小法”,依法办事意识不强,依法决策水平不高。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法律学习,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一是系统梳理法治相关文件与政策,定期组织专题讲座与案例研讨,提升干部法治思维与法律素养。建立学法积分制度,将学习成果纳入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激发干部学法积极性。二是完善执法监督机制,确保依法行政。健全行政决策专家论证与法律审查制度,对重大决策实行全过程监督,进一步压实执法责任。
(二)加强普法宣传,营造法治社会氛围
一是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造“指尖普法”平台,开发法律知识问答、互动案例解析等线上模块,提高普法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二是以民生热点问题为抓手,开展“以案释法”活动,通过实际案例展示法律威力与法治温度,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法治建设的认同感。
2025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