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乡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十里乡党委及乡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引领下及县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的有力指导下,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 2025年)》之规定,将全面推动政府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与法治化当作核心任务,深度契合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工作布局,通过强化执行策略,严格落实行动,顺利达成了各项既定工作目标。现将十里乡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4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十里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始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必修课”,按季开展专题研学,深刻领悟其精髓要义,并转化为实际工作的行动指南。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法治建设决策部署,以法治讲座、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引领全乡党员干部深学笃行。全年累计举办专题讲座4场,300余名党员干部踊跃参与,营造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以党委书记、乡长任双组长的法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涵盖分管领导及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秉持“党委统揽、党政共管”理念,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在班子会议中深度剖析新形势、新任务,凝聚法治建设强大合力。
(二)完善工作机制
把法治建设纳入十里乡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经多次研讨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措施,明确各责任站所任务要求,并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年度述职述廉报告内容。推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与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中心工作相结合。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举措及成效
(一)加强依法行政,助推综治维稳
1、秉持法治理念:聚焦环保隐患整治、垃圾分类推进、安全生产保障等关键工作领域,构建“联治、联整、联防”的协同联动机制,全力塑造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整治格局。在安全生产方面,积极组织开展专项行动,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共计92处,其中已完成整改治理的达51处,并在相应的风险区域设立警示标志30处,有效提升了安全防护水平;于环保战线,全年坚持不懈地推进交通沿线垃圾清理工作,累计清理垃圾量达76吨,极大地改善了交通沿线的环境卫生状况,为地区环境品质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2、畅通信访渠道:精心制定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履职清单,全方位覆盖法治建设各领域工作。严格践行法治建设“四个亲自”要求,在法治工作部署、重大问题处置、关键环节协调、重要任务督办等方面全程主导、亲力亲为。在信访维稳工作中,每周固定时间接待群众来访,并积极开展村民说事会。村民说事制度自2022年4月在全乡实施以来,全乡共有370名村民提事,梳理并说事360件,已办理350件,正在办理的有10件,满意率达到97%。信访件从每年20件次以上,下降为年均5件左右,信访率下降了75%。通过村民说事,进一步搭建了群众反映问题、参与治理、化解矛盾的渠道,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解决了信访难题,提升了自治效能,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推进。
(二)狠抓普法学法,牢筑法治建设
1、抓好村干部的法治教育:要求各村支部书记自行组织学习《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完善民主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开展《民法典》走进各村、《法律援助法》走进各村等宣传活动,村两委干部积极参与,增强了法治观念。
2、抓好政府机关干部职工的法治教育:年初制定党委中心组学法计划并有序开展学习活动;同时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机关、《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学习宣传等主题活动,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守法、尊法意识和依法执政能力。
3、抓好普通群众的法治教育: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法治宣传节日,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防范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等普法宣传进校园、进网格、进乡村、进机关,讲解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党史活动教育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农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三)做好行政执法,践行公正严明
1.安全生产责任与管理严谨有力。坚决遵循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针对安全生产“三大行动”“三大战役”所制定的相关部署及文件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推进工作。深入各村细致排查安全隐患,同时联合各方力量对驻地企业展开安全生产检查行动,覆盖3处工地与2处项目部,精准识别出5条安全隐患,并迅速下达4份整改通知书,彰显了对隐患零容忍的态度。
2.安全稳定态势稳固且持续优化。
社会稳定保障层面,通过开展百日行动、夏夜巡防等多样化治安巡查活动,严密织就治安防控网,有力确保辖区内治安管理案件与刑事案件零发生。在关键时期,不仅主动出击强化重点人员管控,专门组建工作专班并严格落实“五包一”机制,还建立各村日报告制度,全方位保障社会环境的安宁祥和。
森林防火方面,本年度以来,积极调配资源,累计出动防火宣传车与护林员开展巡逻宣传超5000余次,在山林周边广泛插挂护林防火彩旗5000面、横幅100余条,同时张贴发放宣传资料8000份,达成防火宣传全域覆盖,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在执法上坚持野外用火罚款2000元的高限标准,形成强大威慑力。
汛期防汛工作中,时刻紧盯县级预警信息发布,与气象、农业农村、民政、住建、水利等多部门构建高效联动沟通机制,及时比对分析数据,提前谋划布局预防举措。针对地质灾害点及其他一时难以彻底整改的安全隐患点,精准设置警示牌与隔离带,并安排专人定期巡检,成功守护全乡平稳度过汛期。
交通安全领域,聚焦农用车载人违法现象,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850辆三轮车喷涂“严禁载人”标识,签订责任状900余份,引导常住居民全员签订“拒绝乘坐农用车承诺书”,有效规范乡村道路交通秩序,切实保障民众出行安全。
消防安全工作上,精心编制《十里乡生产经营租住村民自建房重大火灾风险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以村为单元,在全乡范围内深入推进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累计排查并整改经营性场所消防安全隐患问题5个,实现隐患清零。
此外,在环保、民用煤层气、粮食安全等其他领域,始终坚守安全生产底线思维,强化日常监管与隐患排查治理,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为全乡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着力强化行政综合执法队的建设工作。为了加速行政执法权限与力量朝着基层层面的延伸及下沉进程,积极统筹整合现有各站所的资源与力量,精心组建起专业化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通过对执法机制的优化、流程的规范化处理,显著提升执法效率,达成“一支队伍统管执法事务”的高效模式,从根源上破除执法环节中存在的缺位、多层级重复执法以及多部门交叉执法等弊病。
三、存在的问题
2024年,我乡在法治政府建设领域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相较于县委、县政府所设定的目标与要求,尚存些许差距,部分工作仍亟待优化与提升:
1.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创新力度亟待增强。法治政府的制度构建、执行落实以及宣传推广等维度,创新思维与举措尚显不足,仍需深度挖掘与拓展,以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实现工作效能的进阶;
2.乡村两级法律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较为突出,致使普法工作难以达成全面覆盖之效,且村干部队伍在应对与处理矛盾纠纷时,其专业能力与技巧亦有待系统性提升,方能更好地维护乡村和谐稳定;
3.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人员在业务知识储备与法律知识掌握层面相对薄弱,亟需通过系统且有针对性的行政执法培训加以充实与强化,以此提升执法队伍的整体素养与执法水平,确保执法工作的精准性与权威性。
四、2025年工作计划
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性系统工程。步入2025年,我乡将矢志不渝地秉持改革创新理念,全方位强化依法行政力度,稳扎稳打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力以赴力求收获崭新成效并达成全新突破。直面现存问题,拟采取如下改进策略:
(一)显著扩增法治宣传的经费投入规模。踊跃探索法治宣传形式的创新路径,大力夯实法治宣传阵地的建设根基,巧妙借助丰富多元且灵动多变的宣传形式,全方位、大力度地宣扬法律知识,力促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学法浪潮,深刻领悟法律要义,进而自觉守法护法,形成良好的法治社会氛围。
(二)纵深推进法治学习进程,全方位优化队伍建设格局。全面强化党员干部对于宪法、党内法规以及行政法规等多元法律法规的深度学习与领悟。一方面,周期性诚挚邀请法律顾问及专家学者莅临开展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切实提升干部队伍的法律素养与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持续优化完善“村民说事会”制度体系,切实保障老百姓的诉求有处可表、难题有人专解,稳步提升乡村两级化解矛盾纠纷的综合能力,从而有效削减信访案件的发生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大力强化行政综合执法大队的整体建设效能。针对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成员开展切实有效的法律培训工作,持续提升其行政执法能力与水平,精心塑造优良的法治政府形象,牢固树立法律权威至高无上、权力依从法律规范的正确观念,全力打造一支政治素养过硬、工作作风顽强、业务能力精湛的行政执法劲旅。持续深入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全面落地实施,积极汲取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精细化梳理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以及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具体内容、涵盖范围、操作程序与实施方式,全方位提升队伍的法治思维能力与依法办事水平,为法治政府建设提供坚实的执法保障。
2025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