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2021年专题>(已归档)国史

诵读|三晋英模:“当代愚公”——李双良

发布时间:2021-07-18 15:49:22 信息来源:山西云媒体

“当代愚公”——李双良


他们是历史造就的英雄,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三晋大地的火炬……他们的名字,就是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这里是【山西话】特别节目——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之三晋英模,今天我们来听“当代愚公”——李双良。

20世纪80年代初,在太原钢铁公司南部,有座半个多世纪堆积成的高23米、占地2.3平方公里、体积达1000万立方米且还在不断增高的渣山。炽热的废渣带着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排出,一到刮风天渣灰随风扬起,将太原城笼罩在一片云雾沙尘里。

面对此严峻现实,太钢发动全体职工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多方研讨治理渣山的良策。关键时刻,1983年初刚退休的太钢老工人李双良,回绝找上门高薪聘请他“出山”者,决心全力以赴搬掉太钢渣山,让太原人民早一天摆脱环境污染的困扰。

他经过现场仔细勘探、采样分析后,向加工厂和太钢领导递交了一份《关于承包开发治理南门渣场的报告》,阐明“以渣养渣、以渣治渣、综合利用”的方法,并表示不要国家一分钱投资,只要一个治渣权,自力更生,保证7年内搬掉渣山。他还进一步给领导算了一笔账:“1吨废渣里含56公斤废钢,整个渣山可以回收30多万吨的废钢。按每吨150元计算,就是4000多万元哪!这足以‘以渣养渣、以渣治渣’。”

1983年4月20日,太钢同加工厂签订了治渣承包合同,李双良被确定为治渣负责人。这是太钢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专业承包合同,也是山西省国有企业第一个经济承包责任制方案。

经过10年努力和辛苦劳作,李双良带领渣场职工搬掉了沉睡半个多世纪的大渣山,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彻底解决了太钢生产排渣难的大问题,把渣场治理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的景区,走出一条“以渣养渣、以渣治渣、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的治渣新路子。他被誉为“当代愚公”。

在治理渣山过程中,李双良率队共清运废渣1949万吨,回收废钢铁130.9万吨;还自制设备生产各种废渣延伸产品,创造经济价值高达3.3亿元。同时,在渣山四周建起长2500米、底宽20米、高13 米的防尘护坡墙,墙内建起花坛、假山、鱼池、亭榭、走廊,并种植花、树7万多株,使渣山变成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花园城堡式景观。治渣后腾出约2000亩地,除建厂房和居民宿舍区外,还建起1所小学和1所中学。

李双良以工人阶级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的勇气,承包治理渣山,取得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双重效果。他的治渣实践,为我国综合治理冶金渣开辟了一条新路。

李双良的治渣事迹,集中体现了不怕困难、艰苦奋斗、为企业发展勇于奉献的主人翁精神,这成为推动太钢高质量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

面对各种荣誉,李双良说:“党依靠咱工人阶级,咱治不住渣山对不起党。”“做主人公,不能光喊在嘴上,要像为自己理财一样,给企业当家。”“我不求报酬,只求为党和人民再做点事。”他的这些话朴实无华,却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