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第十一讲: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
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2. “小康”的初步提出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
3. 新的“三步走”发展目标
◆20世纪90年代,党的十五大提出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三步走”发展目标:
◆第一个10年,全面建设小康;第二个10年,达到富裕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4.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到建党100周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全面见证中国奇迹之时,中国人民将在全面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过上殷实宽裕的生活。这也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规划和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
三
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
1. 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
2. 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
3. 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
四
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1.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2.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3.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