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精神文明创建>文明村镇巡礼

文明村镇巡礼:胡底乡打通“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4-06-25 09:07:28 信息来源:沁水县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我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与创建文明村镇、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工作高位开展

胡底乡高度重视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创建工作进行总体策划和安排。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多次主持召开创文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创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由“软指标”变为了“硬任务”,坚持创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督促,确保创建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学习教育,推动创建工作入脑入心

胡底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抓手,以新时代理论宣讲快车、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扎实推进理论学习规范化,思想教育经常化,廉政教育多样化,法制安全教育全面化。组建专家宣讲团、机关干部宣讲团、大学生村官宣讲团,进一步讲透创新理论、讲活百年党史、讲清政策法规、讲好乡村故事,打造特色宣讲品牌,用青春力量传播党的声音,打通了理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强化任务措施,实现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一)加大宣传,着力倡导文明新风。

“移”出新风尚,“易”出新气象。胡底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新风”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利用电子屏、村级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资源开展多形式、多角度宣传活动,拍摄宣传视频7个,发放倡议书900余份,倡导广大村民践行婚事新办、喜事简办、勤俭节约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活动中,志愿者向辖区村民发出了“胡底乡推进移风易俗 倡树文明新风倡议书”,讲述陈规陋习现象的危害并引导大家共同抵制不良风气、抵制高额彩礼,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和“天价”彩礼说不,不跟风、不攀比,倡导文明节俭,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拓展载体,着力开展文体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不断丰富全乡群众的文化生活,胡底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我们的节日”为依托,积极开展各种群众性文化和宣讲活动,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扎实推进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送戏下乡、公益性演出等惠民工作,完善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极大的丰富了广大农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着力塑造美丽宜居的秀美胡底新形象。

(三)提升品质,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为解决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胡底乡党委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依托“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靠前服务,扎实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以实际行动刷新乡村颜值、助力乡村振兴。

胡底乡党委坚持乡村联动、党员先行,组织87名党员干部和71名工人组建成10支专项整治队伍,主动下沉到环境卫生整治痛点难点村,对村庄道路、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生活垃圾堆放点等重点区域进行彻底清理。截至目前,共清理河道沟渠4000余米,清理垃圾42吨,拆除残墙断壁60余处,绿化村庄道路50余处,整治乱堆乱放和生活垃圾堆放点115余处,持续推进村容村貌提档升级。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提高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创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严格按照创建标准,突破重点难点,严格按照创建的测评体系标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筹抓好创建文明村镇各项工作。

二是强化担当,务实创建工作。围绕创建目标,对标创建任务、时间节点,明确相关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发挥网格力量,层层压实责任。建立督查检查工作机制,定期开展跟进指导和督查检查,明确整改期限和整改责任人,做到“发现一个问题,整改一类问题”,以实际行动全方位落实,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工作。

三是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整合各村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资源,充分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微信群、公众号等宣传媒介,对创建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进一步引导干部群众创建文明村镇、传播文明新风,在全乡掀起创建工作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