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精神文明创建>文明村镇巡礼

培育文明新风 擦亮幸福底色

发布时间:2024-07-30 15:19:16 信息来源:沁水县人民政府

松峪村位于中村镇西北边陲,距离沁水西高速口12公里,翼城东高速口10公里,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全村520口人,七个村民小组,党员32人,有耕地1341亩,林业12100亩。

近年来,松峪村以抓班子带队伍,务实思想为基础,深化活动开展,强化典型引领,发动群众参与,提升村民精神面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倡导绿色环保,打造宜居环境;落实村规民约,深化移风易俗,推进普法宪法,夯实基层治理。文明村创建成效不断巩固,村民的幸福指数和乡村治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文明,和谐,富裕,美丽新松峪提供了强大支撑。

一、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强大合力

松峪村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开好各种会议,村民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领广大党员村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新进基层为载体。今年党支部书记讲党课七次,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活动10余场,召开“学习新精神奋进新征程”,“党建引领抓护林防火防汛工作”等会议10余次。县、乡人大代表接待选民七次。通过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地学习,实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真学实用。

二、持续开展宣传,充分调动群众

以文明村创建为抓手,更新宣传版面30余块,建设红色纪念馆1座,农民休闲公园一处,红色文化广场1处,利用LED大屏幕,各类会议微信群等向全体党员村民干部及广大村民广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法规政策,村务事项,创建举措,工作成效等,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内治理,使全村上下形成了“我是松峪人,我要为松峪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元旦、春节、元宵节、七一等节庆节点,广泛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义务诊断,义写春联,孝老爱亲等各种文明实践活动50余场次,不断丰富村民文化活动,提振村民精神。

三、选对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松峪村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选树新乡贤及各类典型10余名,积极推广典型事迹,用群众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特别是乡贤大象农牧集团刘文革同志自筹资金对赛头庄的村容村貌进行了维修。组织各类模范,“五老”人员等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讲村史故事,讲先进经验,增信心强底气,持续推动家庭文明建设,以良好的家风带动文明乡风。

四、强化基础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理念,多层次开展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制定精神文明创建计划,明确目标,按照测评体系,责任到人,明确分工,大力工作,下好文明创建综合棋,做到人力、物力、财力有保障。近年来投资一千八百余万元对松峪至上阁村镇公路进行了改造。投资一千二百余万元接通了民用煤层气;投资伍拾余万元对农村自来水管网进行了改造;投资叁拾余万元对民用深井以及水泵进行了改造,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对原村委办公楼进行全面翻修,以“大、亮、全”的特色呈现。为村民办事营造了舒适环境。同时,按照文明村创新要求,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村民群众不出村即可享受文化服务。

五、开展志愿服务,倡树文明新风

松峪村积极探索“积分制+志愿服务”管理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吸纳村民小组长,党员干部退伍军人,优秀乡贤,致富能手,热心对村民等各种群体,组成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文化服务,孝老敬老,环境整治,护林防火,抗旱防汛等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深化移风易俗,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引导活动,生态有趣的理论宣讲,引领群众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营造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绿色环保,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

下一步我们将遵守省级文明村,锚定争创国家级文明村称号、建设和美乡村这个目标,持续深化文明村创建成果。提升创建工作整体水平,让文明乡村吹进群众心坎,更好地提升松峪村的幸福指数,助力乡村振兴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