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精神文明创建>移风易俗

郑村镇:“红白理事会”助推移风易俗新风尚

发布时间:2025-04-14 16:38:07 信息来源:沁水县人民政府

“为人情减负,给文明加分……”近年来,郑村镇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机制的示范推动和约束监督作用,持续培育新时代文明婚丧操办理念,有力奏响基层移风易俗“新乐章”。

一、强化制度保障,夯实文明根基。郑村镇15个村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红白事操办标准和规范流程。例如规定婚礼迎亲车辆数量上限、婚宴桌数与菜品档次,避免过度奢华;对于丧事,倡导简化仪式,摒弃封建迷信,回归缅怀追思的本质。这些规章制度如同清晰的行为准则,为村民操办红白事提供了可遵循的依据,从源头上遏制了不良风气的滋生。提起红白理事会,大家纷纷表示“过去村民办事,有一些不惜借债讲求排场,现在大力宣传节俭办席,既减轻了群众负担,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村民和谐”。

二、加强宣传引导,厚植文明风尚。将移风易俗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红白理事会成员、老党员、乡贤、网格员等组成“文明劝导队”,以拉家常的方式,将移风易俗的道理与益处耐心地说给村民听,以柔性劝导转变村民观念,营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浓厚氛围。结合殡葬改革,由红白理事会推动全村形成“摒弃迷信、丧事从简、减少用地、文明祭扫”的丧葬风气。

三、注重示范引领,激发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乡贤的引领作用,要求党员在红白事中率先垂范,拒绝奢华宴请,带动群众自觉遵守规定。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将移风易俗宣传教育融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文明祭祀、家庭团圆、孝老爱亲等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以文化活动涵养文明新风,提振和美乡村的“精气神”,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郑村镇将以红白理事会为载体,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实践活动,让文明新风尚如春风化雨般滋润每家每户,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