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如画沁水>沁水概况>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沁水是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考古发现的下川遗址证明距今2.3万年至1.6万年前人类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尧舜时代,属帝都畿内,至今还有“尧王择婿”“舜耕历山”的美丽传说。夏商两代均属冀州。周武王十三年(前1122)封文王十六子于原,是为原国,在今沁水县城西北。春秋属晋,战国属韩。长平之战中,秦将白起屯兵于此。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赵、魏、韩三家分晋,迁晋君于端氏食邑,在今沁水县城东22千米的郑庄镇西城村,成为晋国最后的国都。赵肃侯元年(前349),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境属赵国。秦属上党郡。高祖元年(前203),设端氏县,属河东郡。建元年间(前140-前135),武苏封代共王之子刘忠于端氏,改为端氏侯国。三国曹魏端氏始隶平阳郡。西晋先隶平阳郡,后属安平郡。北魏时,端氏县曾一度废置,复置后隶安平郡,并在今城西30里另设东永安县,隶属泰宁郡。北齐时改为永宁县,端氏、永宁均属安平郡。隋开皇三年(583),端氏县治  迁至今端氏村。隋开皇十八年(598),永宁县改 为沁水县,县治迁至今县城。二县隶长平郡。唐、五代、宋,二县隶泽州。元至元三年(1266),端氏县并入沁水县,属晋宁路。明代隶冀宁道,清代属泽州府,民国初年废泽州府,改属冀宁道。

民国23年(1934),废冀宁道,直属山西省政府。抗日战争初期,沁水属山西省第五行政专员公署。1941年至1942年,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在沁水境内设立沁水、士敏、沁南三县。1943年7月,沁水县并入士敏县,1944年3月,沁南县改称沁水县。1947年7月,士敏县并入沁水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沁水县长期隶属于山西省晋东南行政公署,1985年,划归晋城市管辖。